1995年7-12月我在Canberr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IT)待了一個學期,當時我的IELTS一直無法突破5.5分的魔咒,所以我決定離開語言中心暫時到CIT (屬於TAFE的一環)去一學期,利用正式課程來增進我的英文能力,畢竟英文班的同學英文都不好,進步有限。
由於澳洲的第一學期在2月,故不是每一科系7月都有招生,因此我選擇了IT,主因還是有興趣,雖然TAFE跟台灣的二專同等級,但是剛開始還是覺得很吃力,從CIT一路到大學畢業,我的班上都沒有會說中文的同學,所以我的會話能力最強。
我在CIT半年共修了13科,師資還算不錯,有一半以上是來自業界的兼任講師,這是TAFE最務實的一面,可以獲得業界最新的訊息,知道就業的方向,這也是讓很多澳洲學生唸完TAFE就去工作的原因。
即便在CIT也跟大學一樣採小班制,一人一機的上課模式,每班不超過25人,師生間的互動也很頻繁,校方亦與業界有建教合作,讓學生可以學以致用,學校也有自己經營的企業讓學生就地實習,如西餐廳供餐飲管理、調酒、觀光等科系的學生上課及實習用,學校也有對外開發的超市題供食品加工及畜產系學生自行研發的產品;電玩及動畫設計亦與軟體開發商合作,讓學生參與電玩設計或電影後製的開發工作,雖然沒有支薪,但電玩或電影一旦上市,名字也會出現在製作群的名單內,這種 “集體創作之作品” 也幾乎是就業的保證,這些都是台灣的技職教育中最缺乏的。
而CIT也是很多公務員在職進修之處,所以我的同學們有現役的軍官、市公車的行政人員、政府官員、私人企業的主管等,這是很難得的經驗,我一直把到澳洲深造塑造成 “more than a degree”,除了準備IELTS,我也利用這段時間學習澳洲的文化。學期中的break,我遠赴UTS去考IELTS,有了CIT的歷練,我的Speaking有8.0的水準,當年底我順利地被11間大學錄取,在沒有Internet的年代,每一間大學都是自己寫信去索取申請表申請的,因為我是唸設計,也跑了不少場入學面談,侃侃而談自己的作品。
之後我也讓後輩知道先進TAFE的優勢 ~ 英文的進步比語言學校快,而且學費也比ELICOS便宜很多,最重要的是還可以抵大學的學分,就算是唸碩博班,也可利用TAFE來加強自己的聽說讀寫能力。
留言列表